媒體報導




天台格仔田
都市綠洲 自家種清甜有機菜

從太古地鐵站走出來,是典型的鬧市繁華,熙來攘往的汽車和人群使人透不過氣來。誰想到就幾步之遙,在一所不起眼的商業大廈,坐升降機到頂樓天台,眼前就出現一大片綠油油的田園。在這片都市農田,呼吸一口和暖清新的空氣,一週的工作壓力,竟一掃而空。

獨立格仔田 方便租用
「環保媽媽」農田創辦人林世昌(Osbert),梳着一條清爽的馬尾,在風光明媚的夏日下午,笑嘻嘻地迎接我們。他渾身都散發著「滿足」的氣息,讓我們都不自覺地放鬆了心情——這就是享受自己勞動成果的人的樣子。

天台農田,開發不過半年多,已受歡迎得waiting list爆滿,可見都市人都極之嚮往田園生活。這裡的田分成一格格箱子供租用,很多沒有自家田地的人,都喜歡在這裡租一塊屬於自己的小田,每月不過一百多元,已足夠種各種菜類、香草,甚至番茄。這裡交通便利,而且有專人每天澆水,上班族只需每個週末上來一次,已經可以享受到親手種菜之樂。如果對種植一竅不通,「環保媽媽」亦提供有機種植班,教導學員基本功。

二手商店 化身田園
「環保媽媽」原本為一所二手兒童用品店,主力將舊的嬰兒產品回收,消毒,再轉賣出去。後來,為了擴充店面,搬到天台單位。「發覺這裡陽光不錯,因為本身是假日農夫,便開始在這裡種植。」有會員上來選購用品時候,覺得有趣,問可否一起種,Osbert一口答應,結果愈種愈多,不知不覺便發展成為了今天提供租田服務和有機種植班的天台農莊。

也許有人會問,在這種鬧市地區種菜,不怕空氣差嗎?Osbert笑說:「不是每一個天台都適合耕種,要看陽光和空氣的自然條件。這裡是二十幾樓,而且近山,有東邊海風吹來,某程度上比起元朗的空氣更好。」看到植物沐浴在陽光中如此快樂,我們毫不懷疑這就是一片在空中的樂土。

有機種植 不怕農藥
天台農田堅持所有作物都以有機的方式種植,在這方面,Osbert絕不讓步:「因為這才是最終能讓地球持續生存的方法。」有機種植,不只是一種種植方法,而是一種生活態度。「當你通過勞動去綠化一樣東西,親手種一棵菜,再親手炒來吃,你會體驗得到一種根本性的滿足。」很多學員對食物的看法都改變了,以後不再輕易浪費食物,並且懂自發選擇更好的食物。「我們希望改變人對食物的價值觀,推動整個地球去生產一些更好的食物。否則,人每天都在計算如何用最廉價的方法做最便宜的食物,吃來吃去,都只會是一些對人和對地球都不好的東西。」

不少學員都期望學會了種植技巧以後,能在自家的天台建立小農田,達到某程度上的自給自足。其中一位學員李先生表示,家裡有小朋友,不想他們吃下農藥製品:「報章上看到太多這類消息,西瓜又打膨脹劑,牛奶又有三聚氰胺,菜又灑了毒農藥,我們大人抵抗力高,尚且不怕,但小朋友吃錯東西,後果則可大可小。而且,自己種的菜尤其清甜,因為街市買的菜大都從內地運來,來到香港時已經相隔數天。」

擁抱自然 拒「包生仔」
然而,有機種植就代表必須赤裸裸地面對大自然的問題。Osbert說:「譬如有蟲子,就要落手落腳捉蟲。有同學看見葉子被蟲蛀了會失落,但其實這件事會令他以後更認真的面對蟲害,成為一個更加好的農夫。」種植本來就是一種和大自然的協商,就像農作物必須因季節時令而種——硬要在夏天種蘿蔔,它連根也不會給你長。「夏天的作物比較少,可以種菜類和瓜類,番茄秋冬會好一點。根部植物也可以種,只要轉做兩三層的箱子,便可容納。唯獨是樹型的植物無法在箱子裡種植。」

雖然在這裡租田,會有專人打理,每天澆水,但Osbert強調不是包生仔:「從播種到收成,學員都必須一手包辦。我們希望教曉他們如何處理一塊田,好讓他們以後都可以靠自己,而不只是『學完會有兩斤菜』。」天台農田大受歡迎,Osbert已租下了對面大廈的
天台,擴充業務,並剛剛完成搬遷工程,準備好讓新一批的假日農夫進駐。有興趣一嚐耕種樂趣的朋友,要把握良機了


環保媽媽
地址:香港鰂魚涌英皇道1065號東達中心2103室(地鐵太古站A2出口)
查詢:2189 7236
電郵:recycle@eco-mama.org
網址:http://www.eco-mama.org/elearning/